“中国新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”——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伊斯兰教代表团参访新疆
“中国新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”——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伊斯兰教代表团参访新疆
“中国新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”——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伊斯兰教代表团参访新疆来源:石榴云/新疆(xīnjiāng)日报
石榴(shíliú)云/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
6月(yuè)2日至3日,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伊斯兰教代表团到中国新疆参访。此次访问,代表团走进宗教(zōngjiào)场所、旅游景区和博物馆,深入了解新疆的社会生活、宗教信仰自由状况以及历史文化底蕴,亲身感受(gǎnshòu)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和谐(héxié)共处的景象。
6月2日,代表团在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参观(cānguān)。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(sīlùlù)摄
代表团首先来到(láidào)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(xuéyuàn)。作为培养宗教人才的场所,课程(kèchéng)涵盖宗教知识(zhīshí)、文化历史、宪法法律等多个方面。在参观过程中,代表团成员详细了解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,并就宗教教育、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。
代表团成员、印尼棉兰(miánlán)市(shì)阿米尔习经院创始人阿米鲁丁·本·穆罕默德·萨雷感慨道(dào):“这里丰富的课程设置,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宗教人才培养的重视,为伊斯兰教的健康传承提供了坚实保障。”
随后,代表团前往新疆伊斯兰教协会,与协会工作人员和宗教界人士开展(kāizhǎn)座谈。双方围绕宗教信仰自由(zìyóu)政策、保障宗教界合法权益、依法开展去极端化工作等(děng)进行交流。
代表团副团长、印尼棉兰市阿尔瓦西利亚大学校长穆罕默德·贾米尔表示:“我们真切感受到新疆在宗教事务管理上的科学与(yǔ)包容,也看到了宗教界人士在社会(shèhuì)发展中发挥(fāhuī)的积极作用。”
当日(dāngrì)下午(xiàwǔ),代表团还参观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清真寺(qīngzhēnsì)。代表团成员、印尼棉兰市潘查布迪发展大学秘书长阿卜杜勒(ābodùlēi)·拉扎克·纳苏蒂安对清真寺精美的建筑装饰和有序的宗教活动表示赞赏:“不同民族的人们(rénmen)和谐共处、相互尊重,这种景象充分展现了中国新疆的社会活力。”
在新疆国际大巴扎(dàbāzhā),代表团(dàibiǎotuán)成员漫步其中,欣赏着琳琅满目的(de)特色商品,品尝着地道的新疆美食,亲身感受新疆繁荣的商业氛围(fēnwéi)和多元的文化魅力。他们纷纷表示,国际大巴扎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,更是展示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窗口。
6月3日,代表团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(bówùguǎn)。石榴(shíliú)云/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摄
6月3日,代表团参观(cānguān)(cānguān)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。馆内丰富的文物和史料,生动展现了新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,以及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。在参观过程中,代表团成员不时驻足观看,细听讲解(jiǎngjiě)员讲解,并提问交流(jiāoliú)。
“我们看到了人民生活和谐美满,各民族相处融洽、宗教信仰自由,他们共同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。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,这与部分(bùfèn)外媒(wàiméi)的不实报道截然不同。”代表团团长(tuánzhǎng)、印尼北苏门答腊国立伊斯兰大学校长努尔哈(nǔěrhā)雅蒂说。
此行代表团(dàibiǎotuán)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,增进了对中国新疆的了解与认识。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,会(huì)把所见所闻、所感所悟带回印度尼西亚,为促进(cùjìn)两国宗教界友好交往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发挥积极作用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(kèhùduān)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来源:石榴云/新疆(xīnjiāng)日报
石榴(shíliú)云/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
6月(yuè)2日至3日,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伊斯兰教代表团到中国新疆参访。此次访问,代表团走进宗教(zōngjiào)场所、旅游景区和博物馆,深入了解新疆的社会生活、宗教信仰自由状况以及历史文化底蕴,亲身感受(gǎnshòu)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和谐(héxié)共处的景象。
6月2日,代表团在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参观(cānguān)。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(sīlùlù)摄
代表团首先来到(láidào)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(xuéyuàn)。作为培养宗教人才的场所,课程(kèchéng)涵盖宗教知识(zhīshí)、文化历史、宪法法律等多个方面。在参观过程中,代表团成员详细了解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,并就宗教教育、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。
代表团成员、印尼棉兰(miánlán)市(shì)阿米尔习经院创始人阿米鲁丁·本·穆罕默德·萨雷感慨道(dào):“这里丰富的课程设置,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宗教人才培养的重视,为伊斯兰教的健康传承提供了坚实保障。”
随后,代表团前往新疆伊斯兰教协会,与协会工作人员和宗教界人士开展(kāizhǎn)座谈。双方围绕宗教信仰自由(zìyóu)政策、保障宗教界合法权益、依法开展去极端化工作等(děng)进行交流。
代表团副团长、印尼棉兰市阿尔瓦西利亚大学校长穆罕默德·贾米尔表示:“我们真切感受到新疆在宗教事务管理上的科学与(yǔ)包容,也看到了宗教界人士在社会(shèhuì)发展中发挥(fāhuī)的积极作用。”
当日(dāngrì)下午(xiàwǔ),代表团还参观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清真寺(qīngzhēnsì)。代表团成员、印尼棉兰市潘查布迪发展大学秘书长阿卜杜勒(ābodùlēi)·拉扎克·纳苏蒂安对清真寺精美的建筑装饰和有序的宗教活动表示赞赏:“不同民族的人们(rénmen)和谐共处、相互尊重,这种景象充分展现了中国新疆的社会活力。”
在新疆国际大巴扎(dàbāzhā),代表团(dàibiǎotuán)成员漫步其中,欣赏着琳琅满目的(de)特色商品,品尝着地道的新疆美食,亲身感受新疆繁荣的商业氛围(fēnwéi)和多元的文化魅力。他们纷纷表示,国际大巴扎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,更是展示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窗口。
6月3日,代表团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(bówùguǎn)。石榴(shíliú)云/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摄
6月3日,代表团参观(cānguān)(cānguān)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。馆内丰富的文物和史料,生动展现了新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,以及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。在参观过程中,代表团成员不时驻足观看,细听讲解(jiǎngjiě)员讲解,并提问交流(jiāoliú)。
“我们看到了人民生活和谐美满,各民族相处融洽、宗教信仰自由,他们共同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。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,这与部分(bùfèn)外媒(wàiméi)的不实报道截然不同。”代表团团长(tuánzhǎng)、印尼北苏门答腊国立伊斯兰大学校长努尔哈(nǔěrhā)雅蒂说。
此行代表团(dàibiǎotuán)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,增进了对中国新疆的了解与认识。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,会(huì)把所见所闻、所感所悟带回印度尼西亚,为促进(cùjìn)两国宗教界友好交往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发挥积极作用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(kèhùduān)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